進行國際專利布局,對高校來說大有裨益。比如,有利于正確引導學校的研發(fā)方向,促進理性研發(fā),提高研發(fā)成效;有利于打通學校與社會特別是產業(yè)界之間的橋梁,不斷加速學校科技成果轉化為商品和服務,為研發(fā)增加附加值等。想了解更多商標注冊知識,或是其他知識產權方面的問題,歡迎關注知春路知識產權商標注冊 我們有問必答!
如果說專利糾紛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那么任何一家在市場中運營的主體單位都可能加入戰(zhàn)斗。
為了最大限度規(guī)避專利糾紛風險,專利申請成為許多國家的企業(yè)、高校的共同選擇。不久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公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提交的PCT專利申請量為53345件,緊隨美國之后,位居全球第二。其中,中國高校首次進入教育機構全球前10,深圳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清華大學與中國礦業(yè)大學分別位居全球第3、第4、第7和第10位。
連續(xù)多年漲勢迅猛
PCT,即專利合作協定(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是專利領域的一項國際合作條約,涉及專利申請的提交、檢索及審查等。
“通過PCT,申請人可以只提交一份‘國際’專利申請,就可以在很多PCT締約國(目前PCT有152個締約國)同時為一項發(fā)明申請專利保護。”深圳大學科技部主任文振焜告訴《中國科學報》,通過PCT途徑申請國際專利,發(fā)明人有30個月的時間可以對國際市場、發(fā)明的商業(yè)前景以及其他因素進行進一步調查,決定是否繼續(xù)申請外國專利,以便選擇目標國更加準確,為未來成果轉化獲得最大化市場。
近年來,我國在PCT專利申請方面漲勢迅猛。
2017年,我國超越日本,以48882件的PCT專利申請量位居全球第二,2018年繼續(xù)保持這一名次。從增速上來看,我國依然保持強勁增長,2018年PCT專利申請比2017年增長了9.1%。WIPO預測,按照目前的趨勢,我國PCT專利申請量將在今后兩年內趕超美國。
在這一背景下,我國高校PCT專利申請也獲得大幅發(fā)展:2018年首次進入教育機構全球前10。
其實,從歷年的數據觀察,這樣的進步是可以預見的。
2016年,在全球前50位教育機構申請人中,美國以25個席位占據半壁江山,前10位中就有7所美國高校,其優(yōu)勢可見一斑。當年,中國共有5所高校進入該榜單,深圳大學以中國第一名的成績位列全球第14位,此外,清華大學、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分別位列第16、17、33、35位。
2017年,全球前50位教育機構申請人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中國共有10個高校、科研院所進入該榜單,而且前一年上榜的高校中,除了清華大學排名略有下降(由第16位下降至第19位)外,其他4所高校都有所提升。
政策支持推動發(fā)展
我國高校PCT專利申請量會有如此迅猛的發(fā)展,可以說,與高校實施的相關政策密不可分。
以深圳大學為例。2017年,該校啟動《知識產權標準化管理》工作,從知識產權權屬認定、知識產權申請保護、知識產權轉化流程等方面實現全方位管理,使知識產權工作更加規(guī)范、科學;建立“知識產權云平臺”,從專利的申請、實審、信息查詢到資助、運營等全過程統(tǒng)一管理,大大減少科研人員工作量;圖書館也專門組建學科情報研究團隊,依托圖書館購買的專利數據庫等資源,方便教師PCT專利申報。
“同時,在國家出臺《國家知識產權戰(zhàn)略綱要》《資助向國外申請專利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的背景下,深圳市、南山區(qū)分別出臺了知識產權專項資助政策,深圳大學也修訂出臺了《深圳大學知識產權獎勵辦法》。”文振焜介紹道,此外,學校還不斷規(guī)范科技管理,通過開展知識產權講座、簽約專利代理機構、組織申報專利獎等形式的服務,增強教師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提高其申請專利的積極性。
在一系列政策、服務的支持與保障下,我國高校的發(fā)明人不斷思考技術升級空間與市場戰(zhàn)略需要,強化自身技術保護,對相關先進技術在國際上進行專利布局。
比如,深圳大學光電工程學院教授張晗團隊自2016年起共申請60余件發(fā)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2項軟件著作、6件PCT;2016年在黑磷生物激光醫(yī)學領域取得突破,先后申請5件黑磷生物醫(yī)藥發(fā)明專利,在國際上率先進行專利布局。
再比如,華南理工大學發(fā)明的“一種LED集中式直流供電系統(tǒng)及其運行方法”,在國際上首次提出LED照明集中式直流供電新技術,大大降低了系統(tǒng)的生產成本與維護成本,使得LED照明得以大規(guī)模推廣和應用。
因此,該校在中國申請專利后及時申請了PCT專利,并通過PCT途徑進入美國、歐盟等;同時以該專利為基礎,圍繞材料、電路、控制方法等技術申請了系列中國專利,形成專利池保護,并在專利池中選擇了6項重要的后續(xù)專利申請PCT,通過PCT途徑進入美國,目前已有3件專利獲得美國授權。
國際布局大勢所趨
而高校之所以要申請PCT專利,進行國際布局,在華南理工大學科技成果轉化辦公室主任江海看來,是因為在全球化經濟洪流中,越來越多的企業(yè)“走出去”,國外專利布局成為技術成果在國際市場中開疆拓土、爭奪主動權的堅強后盾。
“華南理工始終堅持以全球視野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工作,作為技術輸出方,學校的技術成果迫切需要開展國外專利布局,以技術開發(fā)合作、共建科研創(chuàng)新平臺、專利轉化等多種形式進行技術輸出,從而支撐企業(yè)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市場,支撐引領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他說。
對于大勢所趨的國際專利布局,文振焜補充道,學校不斷深化科研體制改革,加大科研投入,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加強國際發(fā)展合作,使得領先國際水平的科研成果碩果累累,“這為產生高質高量的國際專利提供了極好的人力資源基礎和雄厚的物質基礎”。
他指出,進行國際專利布局,對高校來說也大有裨益。比如,有利于正確引導學校的研發(fā)方向,促進理性研發(fā),提高研發(fā)成效;有利于打通學校與社會特別是產業(yè)界之間的橋梁,不斷加速學??萍汲晒D化為商品和服務,為研發(fā)增加附加值等。
不過,北京大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學院院長陳東敏卻提醒,WIPO發(fā)布的PCT專利申請情況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國高校的實力,因為“PCT專利只是國際專利的一種,有些教育機構申請國際專利可能并不通過PCT,所以PCT專利數據榜并不能代表全貌”。
“而且,企業(yè)、高?;驀业腜CT專利申請量大,只能說明其發(fā)明有相對較好的價值。”他指出,除了PCT專利的數量,還應該參考美國、歐盟等主要國家和地區(qū)的授權量、發(fā)明專利的授權量以及授權專利維持的年限等。“專利本身只是一個想法,要把它變成技術性的產品,還需要大量的資本、人才等投入,只有真正轉化成功的專利,才擁有其實際價值。需要注意,切莫將數量與質量混為一談。”
推薦閱讀: